近日,江门市出台《江门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南都记者注意到,《方案》包含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高效便捷政务环境、稳定透明法治环境、合作共赢开放环境和保障措施等五方面共34条内容,在推改革、扩开放、促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江门高质量发展。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包含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优化企业登记与退出服务等10条内容。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中国著名侨都,530多万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创新探索对华侨华人政务服务需求满足的有效路径,是江门市的职责担当。在优化企业登记与退出服务方面,支持港澳居民在江门市按规定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简化“港澳投资者”登记注册流程和材料,采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港澳地区非自然人投资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等内容。
金融信贷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何加强金融信贷服务?优化融资流程,支持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和模式,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指导金融机构制定服务民营企业的相关年度目标,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强化政银保担合作,支持江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农担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中小微企业诉求“1小时内响应”
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包含规范行政许可运行、优化涉企服务等9条内容。
在优化涉企服务方面,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共享利用;推广电子签名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江港”“江澳”跨境通办专区服务水平,在市场监管、住建、税务、不动产、社保等领域应用粤港两地身份互认成果,打造“江港”政务服务“双向互通”新样本;持续发挥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作用,实现企业诉求“1小时内响应、1天内提出解决方案、7天内办结”。
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不断拓宽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全国首创的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中心和平台的作用,打造“1+8+N”运作机制,优化跨境办税、全流程陪伴式成长等各项惠侨服务举措。
营造稳定透明法治环境
打造大湾区国际商事证券金融仲裁基地
营造稳定透明法治环境,包含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域外法使用机制等7条内容。
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依托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建立华侨华人商事调解中心、中国(深圳)证券中心江门联络处以及金融工作部等三大平台,打造大湾区国际商事、证券、金融仲裁基地;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在探索域外法使用机制方面,全面推进“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允许大湾区内地注册成立的港澳独资、合资企业选择适用港澳法律解决争议及选择港澳作为仲裁地。
营造合作共赢开放环境
推动跨境便利执业与行业标准共通
营造合作共赢开放环境,包含增强“走出去”竞争力、推动跨境便利执业与行业标准共通等5条内容。
如何增强“走出去”竞争力?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支持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提升江门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功能,完善“江门智慧司法”“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小程序,推进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工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优质丰富的法律服务产品。
推动跨境便利执业与行业标准共通。完善法律、会计、建筑、医疗等领域港澳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模式,按国家和省部署,优化港澳专业人士在江门市的职称申报评审机制;支持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深度合作,推动企事业单位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业等领域参与制定“湾区标准”;推广应用《企业信用评级业务规范》,支持企业赴港澳开展跨境融资;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建立公开招聘信息在港澳地区发布的长效平台,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