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潮湿又多雨
一道广州人“解”了千年的“生活命题”
在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古代
聪明的老广
利用他们的生存智慧顺应自然
度过了漫长的夏季👀
在现代
广州在往昔山水营城智慧的坚实基础上
形成“山、水、城、田、海”的
自然城市格局
生态建设实践从未间断
2024年5月,广州正式受邀加入“自然城市计划”,并获得全球首批“灯塔城市”称号。
“自然城市计划”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宜可城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C40城市2、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面向全球城市共同发起,于2023年12月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正式启动,旨在支持城市及地方推动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促进自然解决方案在城市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灯塔城市”是该计划所授予的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具备全球引领能力的城市,依据城市在自然积极发展(natural positive development)领域的已有创新实践、贡献与未来规划行动进行遴选,目前中国广州、法国巴黎、美国西雅图、南非开普敦巴西圣保罗等知名生态城市首批入选。
注:
1、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英文名为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中文简称“宜可城”)是全球最大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地方政府合作组织。
2、C40城市集团是一个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城市成员。
3、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提出,是全球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指引,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广州,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亚热带城市,背山面海、环湾发育,冬暖夏长、湿润多雨,三角洲地理特点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也蓄积了千百年来岭南人民适地而居的生存智慧,书写了一部顺应自然、永续发展的千年史诗。
广州的自然地理区位
广州,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在绿色发展征程中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开展了久久为功的生态城市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通过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修复世界最大城央湿地、推进可持续降温试点等创新举措,不断探索亚热带超大城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的发展路径。
“自然城市计划”高度认可广州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示范经验,认为广州的加入有利于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帮助全球其他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壹
古时广州:
追溯千年的自然解决方案
夏长、潮湿又多雨,一道广州人“解”了千年的“生活命题”。广州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从古城选址到促进自然通风的梳式城市格局、从古村落丰富的海绵蓄水智慧到岭南建筑冷巷、天井、隔热遮阳等系列气候适应性建造手法,秉承了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凝聚着古人气候适应智慧的朴素生态观,为当下广州乃至全球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01
古郡选址|山南水北,瘴疠绝少
广东北部山脉逶迤,对广州形成环抱之势,东、西、北三江汇合孕育扇形冲积平原,形成广州肥沃富饶的城市腹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孕育了广州山环水绕、负阴抱阳、坐北朝南的山水城市格局。自古便有对广州“大庾之南,古之番禺地,汉唐以来为巨镇.....壤土饶沃,田稻再熟,蚕桑五收明”,“其首大庾,其足越秀。越秀为广州主山,地脉一断,则数千里神气不相贯。冈在粤秀肘腋之间,灵异所结,乃广东人文所恃赖者。”奇佳风水的称赞。
广州市自然地理格局 图源:自绘
自然解决方案在广州两千年营城史中书写了重要篇章。广州古城选址于越秀山南、珠江之滨,“地势平坦,夷旷开阔,故瘴疠绝少”,北依南岭,可抵挡冬季西北寒风,东南沿海,又使得夏季季风畅通无阻。
02
智慧营城|六脉通海,风与水在古城自然循环
理水兴城,邦富民强。广州从宋、明代开始兴修水利,挖掘六脉渠,六脉渠作为当时的排水大渠,按照城区地形修建,有“古渠有脉,渠道修于濠,濠通于海”之说,古渠兼有航行(木舟)之便利。除了兴建濠渠之外,还修筑城墙,逐步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雏形。
广州古城建于白云山山脚下,利用六脉渠形成城镇与山地之间的局地循环,充分利用山谷风为城市带来清新空气循环。“六脉渠”水系与珠江水域纵向串联,道路格局顺应夏季东南盛行风向,有利于将海陆风引入城市空间的内部。
03
山水村落|和暴雨共生共融的自然海绵营建
“吉地不可无水”,广州传统村落的营造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前塘后村”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兼具传统文化色彩与自然科学道理,成为风水佳穴的真实写照。风水塘与传统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既是调节夏季炎热气候的冷源,利用自然地形布局的岭南湿地塘链,也是积蓄雨水、缓解暴雨洪涝风险的传统海绵设施,是岭南人民千百年来与水共生共融的自然解决方案。
广州传统村落风水格局 图源:自绘
千年羊城衍生的一系列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和精神,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极端天气日益频发的今天,愈发弥足珍贵。自然城市的建设应充分结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先进技术,将岭南传统生态智慧进行积极的挖掘、再现以及应用发展,为实现碳中和愿景贡献低成本、可负担、能推广的整合性方案。
贰
今日广州:
坚守百年的自然保育实践
今日广州在往昔古人山水营城智慧的坚实基础上,依托城市北部依山、中部沿江、南部滨海的自然基底,形成“山、水、城、田、海”的自然城市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和经济建设同步的生态建设实践从未间断。
01
蓝绿设施|从“点”到“网”生态兴城
20世纪,近代城市规划引入中国,指导广州现代城建的几版规划纲领,都将经典花园城市理论作为基本原则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全市劳动人民合力在越秀山、白云山、东郊(现天河公园)等地开展绿化造林,同时用义务劳动兴建了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和东山湖四大人工湖公园,奠定了广州城区的生态基底,对调洪蓄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伊始,广州通过“三年一中变”等行动,设立帽峰山、火炉山等森林公园,打开公园围墙,提升城市水质,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实现了城市生态品质的止跌回升。
✦2010年以来,从广州增城等地的创新实践起步,绿道、碧带网络不断拓展延伸,覆盖全省。广州蓝绿交织、达山通海、链山连城的多彩城市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
02
网络构建|空间规划开启美丽国土价值实现新篇章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在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与人口经济高度集聚过程中,始终坚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实现自然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离不开规划的持续指引。广州首版总体规划就提出了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目标,明确建设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目标。2001-2020年,广州进一步探索生态城市的营建格局,提出构筑宜居城乡,全面提升“花城”“绿城”“水城”魅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广州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完善2035网络型生态保护格局,开启美丽国土价值实现的新篇章。《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提出构建“九片六核多廊”的生态空间结构,保育市域生态资源集中分布的九大生态片区,保护建设城区六大生态绿核,构建三级生态廊道网络,构建通山连江达海的生态网络格局。建立健全岭南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5个自然保护区、70个自然公园,推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建立城园融合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功能。结合广州自然资源分布和不同禀赋特点,贯彻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原则,以九大流域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重点保护北部水源地以及水源林、全域1700多条河流(涌)、300宗水库以及南部滨海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州历版规划中生态营城思想的体现 图源:自绘
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网络格局 图源:《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2021-2035年)》
03
前沿探索|持续推进绿色可持续创新实践
近年来,广州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积极开展绿色发展前沿探索与国际合作创新实践。
率先加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倡议
对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评估,建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展战略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响应关系,重点围绕教育、水环境、产业创新与基础设施、城市和社区、陆地生物等目标,评估广州的可持续发展进展情况。广州地方自愿陈述报告已在联合国全文刊登,体现广州对标国际体系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战略路线。
联合国发布广州地方自愿陈述报告 图源:联合国官网
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融入国土空间规划
支撑城市减排增汇
通过全市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挖掘碳排放时空特征和减碳潜力,探索不同空间组织模式的碳排放强度。运用生态系统碳计量方法和手段,定量评估广州市林业、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识别国土空间领域减碳增汇的关键抓手,突出空间与用地载体的引导支撑作用,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力图在国土空间层面引导温室气体减排,增加碳汇,引领城市生活、生产各方面提质增效、减碳脱碳。
广州空间碳排放特征 图源:基于研究成果自绘
面向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
创新空间保护利用模式
2021年以来广州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城市网络C4B(Cities for Biopersity)持续与全球城市分享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的规划创新实践。基于生物“栖息-迁徙”生态过程研究,识别出86处适宜生态源地以及面向山林、湿地、农田、潮间带生境指示物种4的174条生物迁移廊道,并衔接纳入国土空间分级分类管控体系。
注:
4、指示生物是指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质量。
基于广州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和对自然环境的耦合研究,挖掘关键物种的生境需求,结合广州特有的三角洲生态系统与地景单元,为鸟类、鱼类、两栖类等多物种保护营造多样化的生境空间。
通过生境保护修复,广州物种多样性不断提升,近10年维管植物增加80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增加70种。1100公顷城央海珠湿地公园,成为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生态湿地,“坦”“围”“沙”等多元湿地资源每年为数以十万计往返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候鸟提供越冬地和北飞中转站。三角洲自然孕育的地景单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物种栖息福地和市民休闲的自然宝地。
珠三角河口区特色地景单元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图源:自绘
海珠湿地大地景观
采用自然解决方案
应对极端高温挑战
构建市域通风廊道体系。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持续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避免连片蔓延,适度控制城市发展密度。沿流溪河、正果-钟落潭-白坭河、新塘-九龙大道、虎门水道-帽峰山、蕉门水道-南沙港快速-珠江前后航道、洪奇沥水道-珠江西航道构建6条主要通风廊道;依托蓝绿开敞空间、主干道路及低密度地区,构建17条次级通风廊道。综合采用通风、活水、增绿、透气等解决方案,建设广州“酷城”。
基于自然本底维育下的广州空间格局
广州市通风廊道及清凉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图源:自绘
04
生态建设|从空间保育到生态产品落地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基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价值,结合全域公园理念,广州近年推进系列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生态产品落地,促进两山价值转化。
以增江、流溪河流域为统筹,打造自然山水生态产品。利用山水交融的自然禀赋,流溪河、增江河流域持续推进绿道、碧道、湿地修复与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提升。增城绿道作为中国绿道的发源地,建设总长超600公里,2023年更是被评为中国十佳精品骑行路线,增江两岸结合慢行体系持续提升绿色开敞空间品质,“增江画廊”成为大湾区市民共同享受的绿色福祉。流溪河流域打造碧道176公里,其中鸭洞河碧道成为深受市民喜欢的网红打卡点。
增城绿道 图源:增城发布
从化鸭洞河碧道
面向城市健康活力发展,形成优质畅通生态游憩产品。通过拆违建绿和留白增绿等举措增加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优质生态空间供给,实现步行5分钟见绿。全市规划布局公园2000余个,支持多层次户外活动,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科教、露营、低碳等功能有机融合,营造多元化绿色消费场景。在市中心建成6公里云道,串联8大中心城区公园,为市民提供了登山休闲、生态游憩的好去处。
广州云道
持续推进海岸带与滨海湿地生态提升,打造湾区生态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番禺、南沙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2020年以来营造红树林45公顷,开展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整治,整治修复面积40000平方米,将海岸带废弃地打造成为滨海生态公园。持续保护提升南沙湿地,通过对湿地内红树林、芦苇荡等生态资源进行修复,定期开展增殖放流行动,保护出海口候鸟生境,鸟类大熊猫“黑脸琵鹭”数量由2014年的10只增长为2024年的90余只,南沙湿地已成为湾区湿地研学与自然教育重要目的地。
南沙湿地 图源:南沙发布
叁
未来广州:
打造“自然和谐共生”城市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正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标追求融入城市规划发展的长远蓝图和具体行动,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生态福祉,并用好自然城市计划“灯塔城市”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争创一流。
万物共生、自然韧性
的绿美家园构想
着眼全球,参与全球候鸟迁飞网络保护修复,联合共建湾区生态网络。广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迁飞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EAAF)重要节点,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将积极履行自然资源、生态领域国际公约,进一步融入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生态网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中国候鸟迁飞通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
让自然回归城市,实现生态空间“再野化”。“再野化”是指让城市生态空间重新恢复自然生趣,未来广州将持续关注城市中生物生存环境提升,推进水鸟栖息地和廊道保护规划的实施,通过沙洲湿地、岛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构建连续的蓝绿空间网络,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迁移通道。同时,将绿地与城市开放空间、休闲设施等相结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营造鸟语花香的自然场景,打造生趣都市。在人口集中的城市空间营造鸟语花香的环境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未来,通过从总规、详细规划到场地设计的传导机制创新探索,将促进生境空间营造与蓝绿基础设施系统性的落地,在湿地、河道、公园,甚至随处可见的上学路上、小区散步的小花园、抬头可见的屋顶楼台,呈现生趣都市画面。
广州高密度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场景 图源:自绘
面向气候变化的升温挑战,建设中心城区清凉网络。2023年全球城市屡屡突破历史最高温,全球酷暑时代已经来临,广州的高密度中心城区是全市静小风5与热岛核心,也是未来老龄化、热暴露人群的集聚区,是可持续降温实施的首要之地。未来将积极打造城市“清凉网络”——以数百段绿化茂密的林荫道或临水步径串联绿色空间、纳凉场所、游泳运动场地、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场所,力争任意步行5分钟以内可到达一个冷岛6的目标。
注:
5、静小风指静风和小风,风速在0.5m/s-1.5m/s的区间内。
6、冷岛效应指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区域及该区域所在地的平均温度的现象。
中心城区清凉设施网络 图源:自绘
面向气候变化的海平面上升与洪涝风险,持续提升空间雨洪调蓄功能。除了建高海堤,也要利用自然力量来降低风险。未来要结合AI技术预警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咸潮等气候风险分布与强度,结合珠江出海口地区空间功能定位和自然基底采取针对性的智慧市政与自然适应措施。在未来的番禺、南沙的海岸线地区,要结合自然堤7和超级堤8,利用水网、湿地、海岸公园来调水、储水,保护红树林等自然区域,既能提供休闲和教育功能,也能在风暴潮时起到防洪作用,让海岸带更有韧性和恢复力。注:
7、自然堤又称天然堤,是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物自然形成的长堤,是河漫滩上最高的组成部分,湿地、沼泽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常常在自然堤区域形成。
8、超级堤是一种结合了防洪排涝、抗台风功能与休闲观景功能的堤防工程,堤防高度与宽度之比达到1∶10以上、堤防宽度达数十米至数百米之宽,与传统堤防相比较,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且可降低堤顶高度。
广州应对气候风险的自然韧性海岸带 图源:自绘
探索构建自然城市发展指数
广州在城市规划、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生态保护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面向未来,广州将基于科学的方法论,结合自然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从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气候适应性、生境网络空间维育、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经济发展、社会公众参与、政策与法规、科技创新能力等维度构建一套自然城市发展指数框架,综合衡量城市自然韧性发展质量和绿色可持续性。
自然城市发展指数将成为评估和指导城市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促进城市采取更多行动来增强生态韧性、改善生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和自然友好型社会转型,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绿色竞争力和领导力。
南沙湿地万鸟齐飞 图源:南沙湿地官网
“自然和谐共生”是广州对历史的尊重,对现代的创新,对未来的承诺。广州用坚定的步伐和积极的姿态,谱写了一部与气候变化交相辉映的千年历史,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作为“自然城市计划”灯塔城市,广州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拓展生态文明伙伴关系网络,引进落地国际国内绿色投融资新机遇,在当前全球广泛关注的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等新质生产力赛道上,获得国际认可、赢得先机,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讲好中国广州生态文明故事。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