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由广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广州青年学堂之广州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广州市团校举行。广州市有关高校师生、团员,有关单位团干部共3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还邀请市“百千万工程”有关领导、专家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为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并向各市属高校突击队员代表授予市级突击队旗帜,组织突击队带队教师、队员代表作分享交流工作经验,邀请广州“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镇代表参加培训交流,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探索“县镇出题”新模式
今年以来,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在过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采用“县镇出题、学校揭榜、滚动推进、长期结对”的“学校+县域”合作服务模式。
“以前我们在进行实践的时候,去哪个乡村、做哪个项目很多时候是在我们学校以往实践的基础上自己去联系的,但是现在,在团省委和团市委的指导下,乡镇先自己提出需求,并在统一的网站上形成清单,我们去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乡镇发展的需求和师生能够提供的实践帮助更加匹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师樊荻介绍。
这样针对基层群众所需准确进行“开题”“解题”的实践也为基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海珠,官洲街提出的地铁工程抗震检测服务需求,由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突击队结对服务,突击队的教师、学生运用建筑力学、工程力学专业知识,对地铁沿线上盖居民住宅震动情况进行检测,研究如何通过使用新式抗震材料实现对地铁沿线上盖居民住宅结构震动的有效控制,为超大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与人居环境和谐共生提供了有效建设范式。
这样一支优秀突击队的师生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教授的团队。
团市委学校少年部副部长邱仲灏介绍,今年的实践重点围绕岭南特色产业、乡村公共服务、绿美广东、文化创意和保育、县域科技服务、古建筑活化等十类服务,组织引导高校紧扣全市176个镇街提出的服务需求,组建140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约2万名青年师生,于暑期深入镇街开展服务。
目前,全市各区各镇街已与突击队共建工作站47个,围绕基层和制造业企业发布“青年实干家”实岗锻炼岗位75个。
“长期结对”压实乡村振兴效果
在当天活动上,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广州大学富硒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成员郭煜茜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乡镇一线实践的经验。
她介绍,在省团委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富硒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3年6月成立,由化学化工学子25名、技术指导教授2名,实践建设指导老师1名组成,深入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围绕“产业帮扶、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实践交流”四大板块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广州大学富硒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成员郭煜茜
“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我们独创蛋白-纳米硒复合颗粒技术,提高天然硒利用率,开启创新赋能的第一篇章。并且,利用富硒技术拓展应用,将纳米硒颗粒与相关乳液结合,开拓其无限的应用领域,真正帮扶走出‘瓜只能卖瓜’的困境。我们创新技术已有相关科研成果作基,还将不断突破,切实围绕乡村需求创新开拓。”郭煜茜说,“今年夏天,我们将继续奔赴广福镇,进行采样检测与精深加工,用科创的力量赋能百千万建设。”
记者了解到,虽然每年暑假“下乡”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但是整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师生的工作却几乎持续整年。今年,项目也进一步鼓励师生与乡镇之间合作的实现“滚动推进、长期结对”。
“每年的二三月,我们的项目基本上就确定了,上半年我们会进行定期的下乡调研,走访等,等到暑期学生们有了整段的时间,我们再集中进行十几天的实践,实践结束后,我们将持续整理实践的数据、成果并持续关注结对乡镇的情况。”樊荻介绍,“持续性的跟踪、结对更能给村镇产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师樊荻
邱仲灏表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是当前广州高校共青团领域的重点工作,举办本次突击队骨干专题培训班,旨在号召突击队师生挺膺担当,发挥高校专业性优势,用“小切口”写出“大文章”,助力广州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花都赤坭的农房风貌美化,到增城中新的电商赋能助农,从越秀农林的社区健康义诊,到从化太平的“乌橄榄”产品设计宣传,从番禺石楼的渔村文旅墙绘,到白云钟落潭的绿美育苗树人,突击队的师生们不仅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和建筑工程检测,同样行走于城市的边角村落,坚持把论文写在羊城的大地。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穗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