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语文习者 原创:李蹊
教育部考试院编制的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对考生比较友好。
通览试卷,第一个直观的感觉是那些“咬文嚼字”式的词语意味、表达效果类的题目消失了。这种让考生找不到北的试题,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种没有明确指向的词语分析或表达效果分析的题目,即便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有些为难,何况是高中学生。尤其是在现代文阅读长文本中考查具体词语的意味,给人的感觉是大材小用,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读完那么长的文本,结果考查的是局部的词语,偏离了文本阅读考察的方向。今天上线的九省联考语文试题,有一种纠偏的味道,希望以后也尽量少出这类既没有语文知识做基础又没有语文阅读能力可借鉴的分析题。
第二个直观的变化是客观题明显增加了。包含文言文断句在内,全试卷有13道客观题,而在2023年新高考试卷中只有9~10道客观题。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在去年新高考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三道选择题,分别是现代文阅读的第4题图表解读,语言文字运用的第19题词语意义和用法比较、第20题句子复位。选择题的增加,有助于学生节省作答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和思考上。这样有利于拉开分档,有利于学生得高分。现在的高考试题,数学和英语学生都能考到一百四十几分,而语文考到120分都很难。语文拿不到高分会影响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而语文试题拿不到高分与客观题的大量减少主观题的增加有关系。
第三语言文字运用板块题型变化依然较大。固定不变的是成语填空3分,句子补写6分。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修辞效果、词句表达效果、修改病句等题型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句子复位、词语意义和用法比较客观题,和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不超过45字简述语段主要内容的表达题。这几道题是以前的旧题,语言文字运用各题型轮考的意味比较明显。
第四古诗文阅读题型较为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第11题,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与教材有很大的关联,本次九省联考试题中出现了《陈情表》《孔雀东南飞》《蜀道难》《庄子·逍遥游》。古代诗歌和选修篇目的内容进入了考查的范围,这是一个新动向。
第五主观题显得很平实,贴近读懂文本的阅读根本,少了创新的花样题。第5题简要概括,第8题找出小说相关细节,第9题讲故事的角度的艺术效果,第16题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第22题简述语段主要内容,这些试题问题指向明确,有清晰的语文知识背景和阅读能力要求,对考生特别友好。
第六作文出了四道题,变化很大。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重新回到了命题者的视野中。话题作文“交错带”话题新颖,给了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给了学生较多的选择和明确的写作指向,尤其是“介绍”“陈述”“讲述”等词语和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既对学生友好,又对阅卷老师友好。贴近学生实际的专业报考的思考,更是不回避现实热点,非常有实用价值。对于送礼物还是直接送钱的思考也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这两道作文题没有让学生去思考那些高深莫测非常抽象的东西,真的对学生很友好。
客观题词语学生试题语文发布于:江苏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