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美术教育实得“风气之先”,前有教会学校作为发源,后有早于两江师范的述善学堂国画课程,还有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这所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地方公立性质的美术学校,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画教育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广州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陈烨编著的《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本书通过参加同名展览研讨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呈现这段时期的美术教育状况,展现20世纪上半叶广东中国画教育的探索之路。此书是目前为止首次对20世纪上半叶广东中国画教育进行研究的专题图书。
本论文集为“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展”的成果呈现。该展览首次集中展示百余幅画谱、画稿,佐以多角度还原历史语境的民国报刊、书籍等材料,结合相关时间珍贵的国画作品,尽力展现此时期国画教育的状况。
“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只是一个泛指,实际上,20世纪上半叶广东中国画教育渊渟泽汇,在这段时期里,一大批国画教育者用不同的方式作出巨大贡献,有留学回来后努力建立现代教育机制的教育者,有顺应需求开班授课的画师群体,也有辗转不同教育机构的教育者等,他们共同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变革下的转型。广东国画教育在此时期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之路?当时的美术教育力量为中国画人才的培养开创出何种局面?展览通过四个部分“古往今来:十香园与师徒授受”“渊渟泽汇:国画教学的争鸣”“生生不息:春睡及其传承”“大湾视野:香江承余韵”对上述思考进行回应,并以文献展与作品展结合的形式呈现这段时期的状况。
在如上所述的展览的筹备和展出过程之中,本论文集产生了。它凝聚了十余位青年学者对主题的思考和探索,浓缩了他们近几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的梳理和研究基础上整理出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华天雪研究员在本书的序中指出,本书收集了11位青年研究者的论文,“其中关于李凤公中国画教学的探讨,许崇清与胡根天美术教学理念的比较研究,围绕《容祖椿画扇册页》的考察,对鲍少游所办丽精美术学院的研究,以及对所谓‘画史失踪者’陈祖禧、杨焱的追索等,都是紧紧围绕新史料的严谨考证和审慎推衍,是目前为止站得住脚的个案研究。研究者中,贾客暮和刘湘滢是对高剑父、高奇峰的再研究,思路清晰、视角独特;林夏瀚是对‘二高’所创岭南画派的继承者之一黄独峰的研究,也属于从‘岭南画派’这个大范畴下的视角,借由黄独峰探讨岭南画派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此外,陈烨、许洪林和周善怡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谈及新式学校教育中的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和具体实践,且均涉及美术教育中的现代性问题。”
作为目前为止首次对20世纪上半叶广东中国画教育进行研究的专题图书,《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承载着重新审视过去、重新理解近现代中国画教育改革的意义,把广东美术教育研究推向深入,为未来其他学者进行研究带来资源和启示的殷殷希望。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王彦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