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承担“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国家使命的国家级新区,聚焦聚力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向海开放、生态养海、陆海统筹,全面发起经略海洋攻坚战,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
突出科技兴海,建设海洋科学城,在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上发挥支撑作用。新区统筹涉海科技资源,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定向招引、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集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2家,“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成为全国首个开工的“十四五”大科学装置,海洋生态系统、深海数字孪生等重大科技项目加速布局。突出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校城融合,设立高校校长基金,引建涉海高校11所,引育海洋人才7.1万人,建成高校科创成果交易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集市,促进科研成果高效就地转化,累计线上发布高校科研成果32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一座海洋科学城加速崛起。
聚焦产业强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支撑作用。新区实施海洋产业突破行动,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推进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等海工重器诞生于此,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国家级海洋牧场16处、占全国1/10,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累计收获三文鱼1000余吨。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以国际贸易为核心、航运物流为支撑、现代金融为助力,打造东北亚“航贸金”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新区获批以来,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2022年达1847亿元,分别占青岛、山东、全国的40.5%、11.3%、1.95%。
深耕向海开放,打造海上合作高地,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上发挥支撑作用。新区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抓住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实施海洋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7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吸引80多个国家的政要参会,全球首批、全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发布“海洋十年”青岛倡议,助力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青岛自贸片区更高水平开放,探索形成285个创新案例,12项试点创出全国经验,实际利用外资、货物进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6.3%、27.3%,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实施生态养海,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在建设美丽海洋上发挥支撑作用。新区围绕实现“蓝色国土”永续利用,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获评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累计清理岸线137公里,灵山湾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海洋碳汇工程,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全国首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建成全省首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
坚持陆海统筹,创新陆海一体治理体制机制,在引领海洋治理体系现代化上发挥支撑作用。新区健全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构成的空间协同体系,坚持以海定陆顶层设计,将陆域空间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区域用海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一核引领、双港驱动、三点布局、轴带贯通、组团发展”空间布局。统筹推进陆海联动发展,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水平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以立体化交通加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合作,青岛港沿黄内陆港拓展到34个,海铁联运蝉联全国“八连冠”,跃居全球第四大港,成为黄河流域最大“出海口”。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 孙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