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旧日时光之下
作者:方行 | 编辑:李菁菁
詹姆斯·伊沃里发现了他在1960年一次改变人生的阿富汗之旅中制作的胶片盒,这部电影从未完成,镜头在一个盒子里保存了60年,无人问津。而这些电影讲述了他作为旅行者、局外人和艺术家的生活。
《清凉气候》,放在任何一个场合播映,都不会是那类最引人注目的片子。得稍微细心,才会反应过来片子的导演是詹姆斯·伊沃里。90岁那年,他凭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片获得小金人。
2022年,老头子94岁了,把这部极具私人回忆录的气质的纪录片,放到影院里面对公众,看点不是那个被宣传为“在塔利班到来之前的阿富汗”,而是,导演本人意图通过文学、私人信件等不同文本的交织,借镜头所回望的人生。以及,借阿富汗这个关键缘起,基于追忆的口吻,所展现出来的怅惘而又情深。
无疑,喜欢的人会被这散文诗一样的影像打动,而不喜欢的人,一定忍受不了画面的来回切换,以及,大杂烩一样的旁白,轮番上阵,巴布尔回忆录、导演当年写的家信片段等内容:丰富是丰富,却也颇似一锅乱炖。
片子本来的英语名字A Cooler Climate。而在法国的独立影院上映的时候,估计宣发方是担心名字过于清淡,难引起普通观众哪怕在片单上多停留一眼,故此改成Un été afghan。从不知何所指的“清凉气候”变身为“阿富汗的夏天”,以地域招人眼目,可见“阿富汗”这三个字,背后蕴含了太多欲说还休,让人难以匆匆一瞥。或者说,是不忍心匆匆一瞥。但,也只有留神多看两行简介的观众才会明白过来,阿富汗在片子里,并非主角,它只是导演回望此生的一个楔子,一个切入点。
话说当年詹姆斯伊沃里虽然在喀布尔呆了六个月,但片子最终没能做出来,而是一放,就在铁盒子里放了60多年。诚然,随着导演的回顾,我们也得以一窥1960年那个夏天的阿富汗:那时的喀布尔尚无后来的种种尘嚣,那时的无数普通阿富汗人民,跟同时代的万千普通人一样,拥有和平。在和平的环境下劳作、生生不息。搬砖的、赤脚跳舞的、摇着木筏渡河的、街头上的行人和零星的汽车,那绿油油的田野,那闪耀着碎银般光芒的水流,那无脸但仍矗立着的巴米扬大佛等等,胶片封存了旧日时光,今日看来,鲜活依旧。
然而,观众根本无暇跟随胶片沉浸在“昔日的阿富汗遥远又宁静”的甜蜜中,只因,这一点点惆怅会不断被导演穿插的人生故事所打断。而从旁白里听来的,是巴布尔回忆录片段,是导演的家书片段,是当年故事当年情,包括因为自己的取向,受邀到阿富汗人家中喝茶,心中惶恐却又隐约期待,而最终归于失落怅然的情感,等等。这些信息看似散漫无序,却是精心裁选,是伊沃里穿的人生珠串。而这,才是伊沃里要表达的重点。
不好意思,阿富汗,60年代的阿富汗,在导演心目中,或地位犹殊,却也非此生之最珍:别忘了片子的开头,镜头最先呈现的导演本人当前的居所,书房、阳光,猫,打字机——阿富汗已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缥缈梦幻。感谢镜头所存留的影像,这才打破了时空的藩篱。让导演本人、让观众,也觉得“有迹可循”的“迹”如此真切,不可辩驳。
所以,无论是家书抑或是巴布尔回忆录片段,等等互文内容,它们都往同一个方向汇聚:“我”是怎样在阿富汗之旅之后走到了今日的。阿富汗之旅,是起点,也是背景色。它似乎像个偶然,却又奠定了后来的一个个必然。由始至终,导演都只在讲述一个关键点:对于16世纪的巴布尔,死在印度,却葬于喀布尔,墓志铭上写的是: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么,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这位帝王无限怀念喀布尔的葡萄和甜瓜。
而导演本人呢,他视巴布尔为向导,追随他的回忆录,逐渐认识了喀布尔,而与此同时,喀布尔也成了他的乡愁——最初选择拍摄地的时候,他前往印度,奈何印度太热,他特意选择了不那么热的喀布尔,夏天最高温不超过26度。如片名所示,清凉气候,这是导演所喜欢的气候。但也不妨说,是他回望自己这一生时的温度吧:不过分热,也远非冷,正如他这部自传纪录片,节奏、情感都恰如其分,拿捏得当,让人觉得亲切、舒服,愉快。
唯一引人叹息的是,跟导演的人生对照一番,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已成旧日梦影——既是阿富汗人民的,也是导演自身的。不同的是,同一场旧梦,有人得以在回望间追述一生,甘之如饴;而有的人,比如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普通人,连这浅淡的一场旧梦,那在金色碎阳光泽里随风摇摆的翠绿田野,也无从追忆。
一个小时十五分的片子,如果你能安静看完,而没瞌睡,最后,会不由得心上一笑。
影片简介、图片来源:豆瓣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